学校首页 部门概况 工作动态 理论学习 文化建设 媒体滨医 德育工程 部长信箱 服务下载

财富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  旧版栏目  财富工程

青医魂 滨医心——访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创建人张子彬教授

2016年05月05日 21:58 张子斌 点击:[0]

他,19637月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同年9月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他,在党的号召下,197010月随青岛医学院搬迁至滨州(当时为惠民地区北镇)办学;

他,在学校三分之二的教职工回迁青岛时,义无反顾选择继续留在相对落后的北镇工作;

他,发起和创建了我校发展史上第一个学术性合法社团——中国心力衰竭协会。

他致力于医学研究事业,主编、参编《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学》等共38本医学著作,发表论文110余篇,获得国内外科研成果及科技进步奖35项。他就是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创建人张子彬教授。

                扎根北镇  艰苦环境下办学

回想1970年初到北镇时的情景,张子彬教授至今记忆犹新。张子彬说,当时的交通设施很不发达,从青岛到北镇需要8个小时以上的路程,道路狭窄,弯弯曲曲,车速很慢,过黄河时还需要走水路利用小船摆渡。学校到地区医院到处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雨季,学校大门口到教学楼50米的距离变成了大泥塘,泥泞难走。出门距离不到3华里的路程,需要走上一个多小时。学校马路两侧是排水沟,夏天雨后积水,蚊子很多,有个顺口溜形容当时情景:“臭水沟,蚊子团,到了晚上碰你脸”。当时还没有出租车、公交车,就连骑自行车的人都很少。当时的老师都风趣的称“出门11路”,其实11路就是象征着人的两条腿。

“柏油路,黄土盖,电话不如跑的快”,几句顺口溜生动反映当时通讯设施不发达的状况。当时张子彬老师的家属还在潍坊寿光工作,联系都是通过手摇式电话,中转线及总机都是人工手动接转。因此,打一次电话需要较长时间,而且经常占线打不通。张子彬说,当时职工家庭没有电话机,从潍坊打来的电话要先接通滨州老校区东面的邮电局,从学校跑到邮电局才能接听。

不但是交通和通讯,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饮水都很成问题。当时北镇只有一个自来水厂,生产能力非常低,水流速度非常慢,职工们的生活用水只能靠院子里的几个公用水龙头,造成了“提着桶,挑着担,早晚排队一长串”的情景。

学校的教室及办公室都是用原地区农校50年代盖的平方,破旧不堪。冬天异常难熬,办公室及教室取暖都要用火炉,却没有烟囱,满屋子都是煤烟和灰尘,卫生条件极差。大多数职工家庭,为了保证按时上班,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用煤生炉子做饭。笔者在采访之前,查阅过当时艰难办学的资料,但在张子彬教授娓娓道来时,依然惊讶于当时的贫穷与落后,为当时滨医人以苦为乐,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深深的感动。

张子彬教授惋惜地说,头几年新生报到时,看到这些情景既惊讶又失望,不敢相信这样的环境居然是大学的校园,很多同学宁可再考一年,也选择放弃入校就读。就是因为落后艰苦的环境,1974年,学校有三分之二的教职工回迁青岛工作,而张子彬老师与其他的300多名教职工义无反顾执行党的政策,选择继续留在北镇办学,为当时贫穷落后的鲁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医学类院校奉献青春与智慧。

这一坚守,就是五十年,近半个世纪的春华秋实。

在此后的五十年里,几代滨医人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团结奋进,锐意进取,学校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学校主校区搬迁至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并成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如今的滨医,已发展成为一所医学学科齐全,办学条件完善,办学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张子彬教授既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滨医发展的奉献者。

上海进修  完成《心力衰竭》一书

当时的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还没有建立附属医院,无法提供临床实践。但张子彬教授时刻谨记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在筹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每逢周末或寒暑假就乘坐火车返回青岛,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中积累临床经验,以便在实践教学中运用。

1977年,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正式开诊,张子彬与其他老师一样,一边在学校进行医学理论教学,一边在附属医院为患者坐诊。同年底,张子彬老师在校党委的安排下,前往上海胸科医院心内科进修。

在上海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子彬老师白天跟随见习老师查房积累临床经验。晚上挑灯查阅资料,攻克疑点难点。截止1978年底张子彬老师进修结束时,仅见习时期积累的读书笔记,就达100多万字。为他在以后的实践教学工作,尤其撰写医学学术著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初,张子彬老师回到学校。在外进修一年的他迫切感觉到,因医学教研著作的匮乏,医学研究人员学习和实践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能广泛地向医学学术人才传播知识,他决定通过自己在上海进修时所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撰写成书。张子彬老师将自己的想法向校党委进行了汇报,得到了高度认可和支持。

在学校全力支持下,张子彬老师仅用了半年的时间,1980年就出版了31万余字的医学著作——《心力衰竭》一书,填补了国内尚无此类著作的空白。当时印刷2万册,很快被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医院从业人员订购,仅3个月时间就销售一空。

孜孜以求  发起并成立“中国心力衰竭协会”

19906月,全国心理衰竭专题研讨会在青岛举行,张子彬老师代表学校出席会议。作为会议的发起人之一,他与来自全国主要城市的心内科专家一起成立了“心力衰竭编著委员会”(心衰编委会),并当选为首席主编。在该会的基础上,1991年正式成立“中国心力衰竭协会”(2012年更名为学会)。上述学术活动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委派时任学校科研处李治淮处长到会协助组织会议。这是滨医发展史上成立的第一个合法的学术性社团,张子彬老师作为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当选第一至第六届主任委员。会址设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并写入该协会“会章”中,学校作为协会主管部门,印发正式文件予以确认,并予以注册登记。

1992年,在张子彬老师的积极邀请下,国际著名医学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郑宗锷博士来我校访问,受聘为我院名誉教授及名誉院长,并达成医学研究中进行合作等事项。郑博士当选为“中国心力衰竭协会”名誉主任委员和编委会第二主编。在滨医与国际医学界交流史上,我校第一次走上了国际学术舞台,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滨医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感恩回报   退休之后继续贡献

1997年,按照国家规定,张子彬教授办理了退休手续,卸下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及心内科主任的职务。职务已去,责任永留。作为一名教师,他还肩负着培养下一代医学人员的责任。60多岁的他像往常一样,每个星期4次到病房带见习生,和其他主任医师一起查询病房,参与会诊。直至返聘工作6年后,因耳背问题,于2003年才不舍地放下了手中的听诊器。

张子彬教授说,作为一名内科大夫,耳朵是获取人体内部病因的重要“武器”,尤其是心内疾病这样的重要器官病症。心脏内每一个细微的跳动都可能是找出病因至关重要的线索。虽然我现在耳朵有些听不清了,但我还可以用眼睛观察、用手写作,我不会放弃任何为学校贡献力量的机会。

张子彬教授从办理退休手续至今已18年,但他对医学研究的热忱始终没有消减。期间他共主编、参编了19本医学著作,与退休前出版的医学著作数持平,目前累计已达38本。

他不只是在医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退休期间,校党委下达的每一分文件和每一次会议精神,张子彬教授都会和其他离退休老干部一起认真学习,领会党委的会议精神,并带头落实在实际行动上。20135月,在学校组织的“我为学校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张子彬教授积极参加,提出“烟台附属医院建设的18点建议”;7月份学校召开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后,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资源,向学校推荐了7位包括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

张子彬教授说,我有机会到高等学府接受教育,靠国家发放的一等助学金圆了大学梦,毕业后能在医疗岗位上为人民服务,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学校给了我许多关怀和荣誉,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0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一切都是学校培育我的结果。抚今忆昔,感概万千,千言万语归为一句话,响应党的号召,听从学校的安排,感恩回报,继续贡献,绝不辜负党的委托和人民的信任!

张子彬教授坚定朴实的话语让笔者为之动容,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笔者看到一名滨医人的诚朴情怀——感恩回报,无私奉献!

青医魂滨医心   不忘发扬滨医传统

张子彬教授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先后离开学校及附属医院,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危机所带来的困难比当时物质生活匮乏所带来的困难还要严重。

当时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出台了许多政策,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尤其利用烟台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建立烟台校区,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改变了滨医的发展前景和前途命运。

张子彬教授感慨的说,老青医所经历的艰苦年代,对当时所有教职工也是一种锻炼和考验,形成了滨医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是打造和凝聚滨医精神的基础,造就了一大批不怕困难、艰苦创业、为滨医发展无私奉献的干部和教职工队伍,成为今天滨医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走过的50年足迹,青医魂,滨医心永记心间。今后的日子里,我也一定继续发扬滨医传统,弘扬滨医精神,一如既往关心学校的发展,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上一篇:下一篇:

关闭

学校首页
学校首页 | 部门概况 | 工作动态 | 理论学习 | 文化建设 | 媒体滨医 | 财富工程 | 德育工程 | 服务下载 | 部长信箱

通讯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观海路346号 邮编:264003 联系电话:0535-6913032 Email:byxc001@163.com

Copyright @ bzmc All Rights Reserved. 滨州医学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bzmc 2010 鲁ICP备090821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