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丽科普,有趣又有效”——记山东省“新时代优秀科普工作者”、我校母婴儿童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张晓丽
“你们吃米饭面条时,有没有被呛过?”,学生们高高低低的声音响起来:“有!”
“呛过后,东西会怎么出来?”声音变成了议论:“从鼻子里喷出来”“从嘴里咳出来”……“如果换了是硬骨头或者鱼刺,又该咋办?”议论变成了思索……“这段《人在囧途》的视频,王宝强抢救被枣核卡住的老人,用的就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要不要一起来试试?”思索又变成争相举起的手……于是两人一组,轮流上场,现场演练。学生们前仰后哈、糗料百出,但是跟随讲解者的指示反复操练,大家很快掌握了位置、力道和触感,每组还能总结出独家窍门。一时间,场上气氛嗨到高潮……学生们说:“晓丽老师教科普,不仅有趣,还能学到手。”
这是发生在烟台二中科普急救知识讲堂中的一幕场景。
主讲人,就是我校母婴儿童护理学教研室主任张晓丽,今年她刚刚荣获山东省“新时代优秀科普工作者”。谈及科普,张老师的感悟是:“科普不只是讲出来的,而是用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引导出来的。”
从育儿误区到“新概念育儿”
张晓丽老师的科普之路,其实是从“痛”开始的。
2005年,她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儿科工作没多久,就遇到一个病例:一个刚出生五天的女婴被送来急救,已处于休克状态。剪开身上的土布袋子,大家惊呆了!孩子的脐周因感染已全部变成黑色并带有脓液,后续检查发现孩子患上了败血症。
问题就出在土布袋子上。由于滨州离黄河很近,沙土资源丰富,当地人给新生儿穿土布袋子是很常见的事。将黄河大坝边的沙土炒一炒,或者在炉子里烘一烘,做一个口袋放在孩子身体下面,一块“中式”尿不湿———土布袋子就做成了。“土布袋子的土只是经过简单处理,而且短暂的烘烤反而更容易滋生病菌爆发,等于把娇嫩的婴儿放在病灶上!”
孩子最终没救过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让张晓丽更加意识到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的急迫性。
2006年滨州附院成立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可是相伴而来的,是抢救成功的新生儿病残率也在升高。她印象至深的是一对早产双胞胎,经过重症室全力抢救照护平安出院。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她从电话回访中却得知,其中的一个宝宝就因为母亲喂乳不当呛奶而亡!
不能再等了。晓丽老师和科里的同事们先是在病房里给新生儿父母发一些有关科学育儿的宣传页。渐渐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集中对年轻父母及隔代老人开展护理专业知识讲座,推广“新概念育儿”。
新概念育儿就是用科学的育儿知识来养育孩子。张晓丽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婴儿绑腿,其实是不科学的。而且在临床上因护理不当而导致髋关节脱位的情况并不少见。”她通过向新生儿父母讲述“为什么、怎么做”,将保暖、喂养、预防感染、臀部护理、新生儿抚触等育儿理论知识和方法带进了一个个家庭,解决了新手爸妈及隔代老人对于护理新生儿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及误区。
2012年来到烟台校区后,张晓丽老师新概念育儿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作为主讲老师,她在烟台附属医院承担起育婴师培训工作,至今已培训200余名。
从下乡探亲到开设“健康讲堂”
2012年,张晓丽的丈夫到滨州市沾化县大高镇西黄村扶贫,由于没有医学背景,每到涉及村民健康问题,妻子就成了他电话那头的咨询师。趁着暑假张晓丽干脆带着孩子到村里实地体验一下。她发现农村中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的卫生健康状况,远比想象的差。手足口病,经常会在一个村子爆发,蛔虫病、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症还在困扰娃娃们。这让张晓丽意识到,扶贫不仅要注重经济扶贫,更要注重健康扶贫。于是,探亲期变成了她下乡普及健康知识的特别时段。
2016年开始,张晓丽老师连续三年带领学生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多次走进滨州农村,对当地村民进行健康查体,建立健康档案。那年暑期,正赶上她怀有身孕,大家都劝她留下静养,她还是执意迈进一户户村民的家门。
在查体过程中,她发现村民特别是老年人,高血压、癌症发病率很高。多次深入交流后,她了解到村民在饮食方面存在高糖、多盐等许多误区。为此,她有针对性地组织了一次饮食健康讲堂活动。宣讲那天,场景火爆,屋子里坐不下,有的村民就在窗外站着听。“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却得到老百姓如此的信任!那一刻,就觉得自己有责任把健康科普推广到更多人身边”,张晓丽说。
五年来,怀揣着这份责任,张晓丽老师的“健康讲堂”开到了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养老院……面对中小学生家长,她开设“学龄期儿童健康促进”和“儿童健康人格的塑造”等专题讲座,惠及近3000人。面对留守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大学生等特殊群体,她不仅举办讲座,还进行一对一辅导、重点跟踪联系,科普人数超千人。在最熟悉的大学校园,张老师更是通过辩论赛、海报、知识竞赛和专题演讲等生动鲜活的形式,向5000余名大学生普及艾滋病、结核病等知识。
晓丽老师的微信群,几乎全部来自曾经听过她科普宣讲的家长、乡亲,还有朋友、学生向她咨询。他们有的拍病例,有的叙述症状,有的视频宝宝喂养方法……晓丽老师总是热情解答,拿捏不准的,她会向更多专家求教。为了防止收不到消息,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正是这样的服务,让她成了微信朋友圈里“最贴心的人”。
从一人救急到引导众人急救
一次意外,让张晓丽老师和科普急救结缘。
2014年,离她家不远的烟台维正乐成幼儿园的一名男童突发抽搐,年轻的老师们由于缺乏经验,既紧张恐慌又束手无策,最后拨打120赶来急救。确认是高热惊厥后,很快做了相应处理。
事后,园方找到张晓丽老师救急,她从理论到实操系统为幼儿教师全面讲解了一个完整的急救过程。培训过后,小老师们连连感叹:再也不用每天悬着一颗心了,学点技能,心中有底气!张老师自己也触动很大:这些基本急救技能,在国外连小学生都能操作,却让国内大多数成年人望而却步。从此,她的科普路上又多了一项急救内容。
科普做得越多,张晓丽越发觉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应该培养更多的队伍去从事这项星火一样的事业。她带起了志愿者实践队,利用暑假深入田间地头演示急救方法,实践队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她带起了“紫荆花协会”等学生社团,利用空余时间为大学生社团培训各种急救知识,普及人数超过6000人。来自2017级临床专业的牛继强感触很深:“在创新创业课见到老师的第一眼,就觉得特别有亲和力。她的课堂和案例冒着热气,让人提神。后来跟着她一起做公益,慢慢感受到她的拼劲、她的活力、她的创新,其实都缘于对人对事业的热爱。老师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要引路,就不能落伍”,在互联网+时代,张晓丽老师把她的急救工作进一步延伸到“+号”中。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建急救微信平台,目前这项“医援-急救零距离”创业课题已获省级立项,正在逐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对社会各群体进行应急救护能力培训,有效降低院前死亡率和伤残率。
在“双促”中实现双向服务“
有效才是硬道理”,这是张晓丽老师做科普的准则。
刚起步时,她把培训对象当观众、当听众,可是发现“看一看”“听一听”之后,他们往往就抛在脑后,培训效果并不好。现在她把他们当“受众”,真正接受、掌握才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2017年张老师拿到了 ISW(InstructionalSkillsWorkshop)内训师资格证。ISW培训是当下一种先进教学培训方式,注重同行学习、彼此启发的参与式基础研习。在校内展开对新入职老师的多次培训实践后,张老师尝试把ISW的核心 BOPPPS教学模式推广到科普讲堂中。她通过设置引言、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等模块,采用分组互动学习的方法,为受众提供平等互助、互相学习、协同实践、共同提高的研学环境。
操作起来不易。就像在二中的科普急救讲堂,张晓丽老师要通过问卷调研、生活导课、兴趣案例、模拟现场、讨论总结等一系列环节来实现效能目标。“往往是台上几十分钟,台下反复做功”。
“不要觉得做科普很琐碎,其实收获很多”,张老师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养成一种 “基层视角”———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在科研中解决问题,将基层的问题与需求转化成为理性的、课题的探索。她在农村进行社会实践时,把农村严重的留守问题转化成 “山东省农村留守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心理态调查及其对策研究”“山东省农村留守妇女生活质量调查及对策研究”三个课题。其他针对儿童科普的HO-1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关联性的研究、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理论视角下残疾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对策研究等等,也无不来源于她对社区居民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和长时间的关切。她也因此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导师”“滨州市青年科技奖”“烟台‘青春引智’行动计划青年医疗专家顾问团成员”称号和20余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厅局级优秀成果奖……在张晓丽老师眼里,“以科普促科研、以科研促科普”是一个互相补给和激励的良性循环。科普的初心是深入基层,科研的目的是造福百姓,“这个双促循环打通了,作为教师才算真正练到实功,才会真正让受众获益”。
原来,科普很苦,收获很甜。
【关闭】